2018年以来,安徽省交通运输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、管、养、运协调发展,以县道为骨架、乡道为支线、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,实现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有效对接互通。截至2023年年底,安徽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1万公里、农村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49.8公里。
去年年底,安徽省印发《关于开展新一轮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的实施方案(2023—2027年)》(简称《方案》),明确到2027年,全面建成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农村公路体系,新改建农村公路1.5万公里以上,力争实现建制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例超70%,具备条件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100%,建制村公交通达率达85%,农村公路发展总体水平达到全国前列。
淮北市探索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融资新模式,实现农村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。烈山区今年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(EPC)模式,安排地方专项债1.2亿元,把2023年至2025年计划建设的38条共63.9公里农村公路项目,进行一次性打捆招标,化零为整,解决了农村公路建设小而散、中标单位鱼龙混杂、难以管理的问题。
安徽还大力推广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制度,全省已有45个县(市、区)完成2023至2024年度投保工作,投保里程达10.4万公里,占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的50%。